新闻中心
Newsroom
徐延铭受邀参加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并作主旨演讲
发布日期: 2025-04-23 17:31:00 发布者:珠海冠宇集团

4月21日,由中国知识产权报社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共同主办的2025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治理”在京举办。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宫鸣、北京市副市长孙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助理总干事夏目健一郎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冠宇集团董事长徐延铭受邀参加开幕式及论坛主旨演讲,从锂电产业实践角度分享了人工智能促进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协调发展的思考和行动。

\

 

以下为董事长徐延铭演讲摘编,转自《中国知识产权报》:

如今,人工智能正在重构锂电产业生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在锂电产业的应用主要聚焦在4个方面:首先是基础研发,主要基于材料的组合、高通量计算进行材料发现和配方选择,且主要通过锂电池行业与重点院校、研究所合作,或锂电池头部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探索;其次是智创设计,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锂电池设计领域,识别风险、优化设计;再次是智能制造,对生产流程进行智能化管控,如缺陷检测、预测性维护等;最后是电池的应用,在将电池应用于具体的产品时,结合电池的自身特性和客户的使用习惯,分析电池使用数据,预测电池使用寿命,基于应用场景进行电池智能化管理。

 

在以上4个方面中,锂电池的智创设计是关键环节。传统的产品开发由实验驱动,需要多部门协同分工、制定方案,一般耗时数个月,具有投入大、周期长,且对技术专家依赖程度高的特点。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颠覆现行的产品开发流程,例如人工完成一个产品方案设计需耗时2天至5天,利用人工智能可缩短至10秒;针对设计的验证,传统方式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且会耗用大量的资源,而引入人工智能后可实现体系优化、工艺优化和策略优化,特别是以线上模拟的方式进行验证,可大大缩短周期、降低经费。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将对我国乃至全球锂电池行业带来巨大变革。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珠海冠宇)是一家面向全球市场,以消费电池为主业的锂电池企业,产品面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市场等,合作企业包括华为、苹果、谷歌、微软、小米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积极探索者。在客户需求的推动下,珠海冠宇在人工智能应用如何助力锂电产业创新发展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对人工智能应用于基础研发、设计、智能制造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创新。在电池应用方面,珠海冠宇与小米公司合作,让小米品牌手机电池寿命在原有基础上延长20%。这种应用将扩大至新能源汽车、笔记本电脑等更多领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应用是个性化的,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使用习惯、每块电池的健康状况进行特定化、智能化调整。

\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应用也值得关注。现阶段,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专利管理,如进行专利检索,通过人工智能语言处理与跨语言的解析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对专利进行理解、分析、处理,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另外,企业在技术创新时需要进行的专利查新,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效率。

 

未来,人工智能辅助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精细化管理与创新,可从以下几点发力。一是利用多维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分析专利价值。这不是单纯地从专利本身去分析,而是从专利的市场价值、法律价值甚至竞争态势来综合分析。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快速地进行全面评估,从而实现专利资产的分级、分类管理。二是利用行业趋势的智能监测系统,通过专利、学术论文、学术报告、学术会议分析产业竞争发展态势,自动生成技术演进趋势和竞争预警,提前做好专利布局和保护。三是对专利成果转化进行分析,通过人工智能的介入,寻找拥有关键技术专利的企业或机构进行合作,实现专利成果的有效转化。